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与评价
(1)研究内容及成果
2010年起,农业部启动了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”的创建工作,通过“立标杆、作示范、激活力”,以点带面,带动全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。我院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,编制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评估指标,为科学评定示范区提供了方法和依据,同时编制了河北省武安市、河南省永城市等42个地、市、县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。受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委托,为了科学评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,我院设计了24项监测评价指标,从物质装备水平、科技推广水平、经营管理水平、支持水平、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六个方面,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水平和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,形成年度分析报告。
一级指标 |
二级指标 |
测算指标 |
1.物质装备水平 |
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|
(1)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 |
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|
(2)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|
|
2.科技推广水平 |
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|
(3)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占比 |
农业劳动力素质 |
(4)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占比 |
|
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水平 |
(5)农户计算机拥有率 |
|
(6)具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乡镇比重 |
||
(7)“12316”等农业信息服务热线覆盖率 |
||
3.经营管理水平 |
规模化经营水平 |
(8)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|
(9)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 |
||
(10)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 |
||
农业标准化水平 |
(11)“三品”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 |
|
农业产业化水平 |
(12)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 |
|
农业组织化水平 |
(13)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比重 |
|
社会化服务水平 |
(14)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 |
|
4.支持水平 |
财政支持水平 |
(15)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 |
金融投入水平 |
(16)农业保险深度 |
|
(17)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信贷资金投入 |
||
5.产出水平 |
粮食生产水平 |
(18)粮食总产年均增幅 |
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|
(19)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 |
|
农民收入水平 |
(20)农民人均纯收入 |
|
6.可持续发展水平 |
耕地保护水平 |
(21)耕地保有率 |
水资源利用水平 |
(22)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|
|
农业节能减排水平 |
(23)单位能耗创造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|
|
劳动生产率 |
(24)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|
(2)研究成效
通过编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,更好地指导了示范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,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。将示范区实际发展数据与监测评价数据相结合,利用监测分析数据评价示范区发展的速度与进程,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学确定发展定位、找准努力方向,加大农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,形成比、学、赶、超的发展格局,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研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范本。